宝马轿车
宝马X家族
宝马M家族
宝马i家族
Z系列跑车
其它车型
ALPINA

有专家预估,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成熟要到2025年,而在汽车历史短短百年之中,混动车型诞生仅仅过去二十年。

混动有别于纯电动形式,混动车型都是有内燃机参与动力输出。而如果再细分混动车型的话,又分为无法完全离开内燃机的传统型混动车型(代表车型丰田普锐斯)和现在主流的支持纯电续航里程的插电式混动PHEV车型,例如我前些天试驾的这一款宝马 X1 25Le。

我曾不至一次在文中树立观点,我讨厌电动车,讨厌那种静默、毫无生气的运动状态。但我也很清楚电动车是我们可以眼望未来的解决办法。

这一代宝马X1注定是要比第一代X1成功的产品,外观的成功、前驱大空间占最重要因素。我们丝毫不用掩饰对于一款又大又有面子车的刚性需求。

外观和标准版X1区别何在?

宝马X1 25Le和普通汽油版本的车型在整体外观上的区别并不大,LED头灯、讨喜的X运动套装,外观装点恰到好处的镀铬以及银色饰板,18寸Y字形和大五辐轮毂搭配非常协调。

仅在一些细节之处可以凸显这台X1插电混动车型与众不同。双肾进气格栅竖格点缀蓝色元素,周身宝马的Logo也并不显眼的额外增加一圈蓝色点缀,车辆C柱处增加eDrive表示,车辆左前叶子板处增加了插电充电口,充电口下部有i字标识。

全新宝马X1之所以可以在它所在的级别横刀立马,和大换代的成功分不开。那我们如果更细化探究,在X1车系下的混动版本的25Le究尽怎么样?为什么这辆车在一线城市现在是供不应求的状况?几天接触下来,首先它的动态表现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这是一台更运动的宝马X1吗?

即便是纯正UKL前驱平台的宝马,驾驶感受也是比较出众的,那么这辆油电综合动力输出账面超230匹,百公里加速7.4秒的四驱X1混动怎么样呢?

就像小马过河的故事一样,尝试过后知道深浅。X1混动让我即不失望但也没有那么惊喜。

先来说动力表现,X1混动是四驱模式,前轮动力由发动机直接供给,后轮动力由电动机驱动。也可谓是一种特别的全时四驱模式。当车辆处在充满电的状态,普通模式下他的起步一定是后轮电驱动,电动状态下油门的感觉并不突兀,收放油门时也没有电动车那种明确的拖拽感,和驾驶普通的汽油机一样线性。

当AUTO eDrive模式(默认模式)下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电脑判定需要汽油发动机来补充动力时,汽油发动机启动以及动力的介入非常平顺。如果不主动关注转速表或仔细听发动机声音,是根本无法体察到发动机启动以及动力介入的过程。当然如果每天通勤往返距离小于50公里,我们大可以使用MAX eDrive模式,此时发动机将不介入,一直采用纯电驱动模式,非常理想的状况是天天都可以在地库充电,油耗为0可以实现的。

混动宝马X1特性鲜明

这里多说一句X1 25Le起步状态,几乎永远是电动,蓄电池一直会保留足够启动车辆至约20KM/H的电力,即便是在“没电”的状态。启动后将很快汽油机介入,但这个过程就极大避免了三缸1.5t发动机的起步抖动问题,同时如果不是打开车窗的状态,发动机的介入是没法从感官上明确感受到的,仅仅是看到转速表的提升,证明汽油发动机介入了,车内依旧静谧。

百公里加速,在车辆有电状态下,是矫健的。但100公里/小时以后的加速乏力,也是不争事实。毕竟当速度提升到合法限速之外,驱动更多依靠的是前轮发动机动力的输出,136匹拖拽着两吨车重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在路面略有起伏的京沪高速,我大约行驶了一百公里从上海去苏州。期间我发现两个问题。其一是短短100公里的高速行驶,发动机可以为蓄电池充电约50%,也就意味着到达苏州我可以坐拥约30公里的纯电行驶距离,这一点很棒。

其二是令我略感不适的一个问题,当我高速遇到上下起伏路面,车辆纵向姿态控制比较糟糕,甚至这种起伏让我有些不安,几次主动刹车减速。悬挂的调教向舒适妥协了太多,让我怀疑这是一台汉兰达或者什么奇怪的车。

总归减震对于上下车身大幅运动的抑制,几乎颠覆我对宝马的印象。我想大概问题还是出在车重上,约两吨的过重的车身重量,让X1 25Le减震器调教不能太激进,所以行程变长了,也不适合激烈驾驶了。悬挂横向的支撑倒是好些,没有那么令人不安。

城市道路驾驶表现优秀

以上是高速行驶时的一些感受,同样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但对于日常城市道路而言,X1 25Le舒适了很多也从容了很多。就像他在无声宣告,我本就属于城市,属于这些限速80公里以内、属于这些堵堵停停的城市道路,我可以安静从容起步、敏捷超越。

从车辆的出厂设定上,我们也可以看到X1 25Le并不是一辆偏向于长途驾驶的车辆。油箱仅提供35L容积,当我在电池几近没电,又不知深浅的跑了200公里路的时候,原本还有多半箱油的X1 25Le油灯居然亮了。这辆车的综合油耗也很难用传统的方式表述清楚:大概我归纳一下分为三个层面。

大神层面,天天MAX eDrive模式上下班充电,距离50公里以内,油耗为0。

一般用户层面,城市道路使用,上下班代步使用普通模式,油耗约6—7个。

不知深浅用户层面,天天开着这台车上高速,跑跑长途啥的,油耗10个以上都属于正常。混动版本的X1油耗表现其实和通常意义上的高速省油说法相悖。

现在的市场表现如何?

现在X1 25Le的市场状况依旧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至少在上海的经销商处得到的消息,没有现车只能订,和530Le一样炙手可热。价格在一线限牌城市也比较坚挺,裸车成交价格约在36万上下,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适合X1 25Le我简单总结一下大约是两类人。第一类是在一线城市有用车需求,且有固定停车位且可以安装充电桩的用户,这款车满足你日常短途代步的刚需,又不需要被限号,多拉好开又经济。

但说实话,没有电动辅助的X1 25Le,油耗其实挺高,又仅仅只有35L的一个小油箱,如果只是冲着牌照去的用户,并不具备日常充电条件要三思了。其实标准汽油版本的车型,同样一流的空间表现我会更加推崇。

第二类是,非限号城市先锋人群。很多人都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未来交通有预期,比如现在还未限号,但眼望到的未来很可能限号,先屯一块新能源牌照再讲道理。对于日常用车中短途居多的用户,但对于生活品质有较高追逐,后排经常坐人需要舒适的大空间,X1 25Le也是这部分人群的选择。同样也是要有合适充电的私人停车位为好。

而对于插电式混动这个概念,我们国人也仅仅是刚刚开始接触的过程,即便是在一线城市,国家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插电混动车辆的保有量依旧有限。这源于相关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这种模式还有待改进。经常可以听到车主的抱怨,去到外面充电难,在上海内环附近一个标准的新能源车充电站充电几小时,单付停车费就要付五十块。

但存在即合理,在日益紧张的能源面前,大排量多缸数必将走向消亡,而未来就是这些混动甚至我讨厌的纯电天下了,最后我还是想再强调一遍,混动我可以接受,但我讨厌纯电!

混动将是你下一台车的选择方向吗?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下载蓝天白云社

支持 iOS 和 Android

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