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慢悠悠,曳过一尾舒适、冗长的车轮前进着。
在我们追求着速度与快感的今天,也许不会想到,早在五千年前,华夏民族便发明了座驾。
那时,没有减震器,没有发动机,没有柔软精致的真皮座椅,舟马劳顿,颠簸不已。那时没有差速器,所以以人或马等其他牲畜来代替动力。
那个时候,帝王的座驾并不追求速度,而是舒适与外表的尊贵。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下古代帝王们的座驾。
四驾马车——大禹
轩辕黄帝造出了最早的车。那时的车相当简陋。据史料记载,车轮是实心的木饼子,结构粗糙,靠人力来拉。
最初的车,主要是劳动工具:搬运重物时,用车推或拉,比肩扛手抬要省力得多。一些权贵,比如黄帝本人,也曾自己乘车。但帝王乘车,得由仆役和奴隶拉动,才能缓慢前进。要把它作为代步的工具,真是比走路还慢。(试想你在肩膀上扛着一个麻袋走路和正常走的速度能一样吗?)
传闻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哪里顾得上坐慢腾腾的人力车显摆?他就自个徒步奔波。这一趟趟跑下来,累得又黑又瘦,大腿上一丁点肥肉都没有——要搁现在,这叫健美。大禹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辛苦的帝王了。
有一个大禹的属员,看不下去了。 他姓任,叫奚仲。说起来,他是颛顼帝的后人,也就是轩辕黄帝的后裔。
奚仲把车给拴马身上。马自然要反抗,身后拖个啥啊,吱吱嘎嘎的,它就左右甩摆,上下蹦跶,奚仲的车很快被拖翻,车上装的东西满地乱滚。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他终于设计出一套改进模式:从车前方伸出一根辕木,将两匹马分别套在辕木的两侧。这样,当马匹向前方或者斜前方奔跑时,就带动车辆前行;由于是两匹马,受力比较均衡,也便于控制。
马车不但大大节省了用于沿途运输所消耗的人力,还促进了交通。因为马车的速度远比步行要快,因此在重要物品的递送,人员的调遣等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后来,奚仲把造车的经验规范化,作为天下车辆的标尺。马车的应用,还促进了道路交通的发展。
天子驾六——东周
天子驾六是古代的礼制。皇帝级别的六匹马拉的两辆马车,即著名的“天子驾六”。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案《书》称朽索御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根据文献,这六匹马在古代都应该有自己专有的称呼,位于车辕两侧驾辕的两匹马称为“服马”,紧挨着服马的称为“骖马”,骖马之外的称为“騑马”。此外,根据该车马坑中这六具马骨驾的出土位置,说明这六匹马当年驾车时应是沿车辕两侧特驾六马。四马则两服、两骖,六则两骖之外双有两騑。
《说文》曰:‘騑,骖旁马’,盖于服、骖之旁又加两马,则为六也。”由于这座车马坑出土于东周天子所居的国都东周王城内,这座车马坑中的六马驾一车,无疑就是古代文献记载的“天子驾六马”的考古遗存!这辆由六匹马驾驭的既然是东周天子的乘舆,那么这座车马坑出土的遗存无疑就是当年东周天子的出巡车队!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天子驾六马”考古遗存的发现,从而也认定了位于洛阳东周王城东部的大型东周贵族墓地就是东周王陵陵园遗址,应该说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继安阳殷墟王陵之后又一处被确认的早于秦始皇陵的中国帝王陵园遗址。
天子座驾的编制被后来的帝王广为推崇,魏王曹操、晋王司马昭、东晋元熙元年(419年),宋王刘裕、齐王萧道成、梁王萧衍、陈王霸先、隋王杨坚、唐王李渊、燕王慕容皝在废先帝受禅的时候都有“乘金根车,驾六马”的记载。
高车、安车(秦陵彩绘铜车马)——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视功过三皇,德高五帝,从公元前220年起,在十几年的时间里5次巡游天下,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夏、商、周以来的所有君主。秦始皇出巡的车辆制作精美、装饰华丽,以黑色为主调,前有护卫,后有伴驾。秦始皇端坐在六马系驾的“金银车”上,随后81乘属车由文武官员分坐。
前面的属车蒙虎皮,最后的属车悬豹尾,出巡的队伍如游龙一般,气势十分壮观。当这一切被项羽看到时,他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被刘邦看到时,他发出由衷的感慨:“大丈夫当如此也!”
秦陵彩绘铜车马。3000多个碎片,近7000个零部件。秦陵铜车马分为前后两乘,前面这辆车叫“高车”,后面这辆车叫“安车”。高车是起保护作用的兵车,总重量1061公斤,通长 2.25米,通高1.52米。安车是主人乘坐的车子,总重量1241公斤,通长3.17米,通高1.06米。两车主要用青铜铸造而成,并配有大量的金银饰件,整个车、马、人都是当时按照秦始皇御用车队中的属车尺寸缩小1/2仿制而成的。
两乘铜车均由四马系驾,中间的两匹叫服马,主要用来驾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辕马。两边的两匹叫骖马,是协助服马拉车的。为了保证四马各处其位、齐心协力地拉车,在两匹服马的外侧,各设置了一个胁驱,它的形状像一只双翅平展的飞鸟,首部为马头形,尾部为尖锥形。如果骖马内靠,胁驱就会刺痛它;而若骖马过分远离,中间的两条缉绳就会把它拉回来,使四马始终并驾齐驱,保持一定距离。每辆车上还有8根器绳,但驭手手中只有6根。
羊车——晋武帝
西晋开国之君武帝司马炎,建国初期还算得上“明君”,为政清明,崇尚节俭,对下较为宽厚。武帝前期,也还创造了不凡的政绩,平灭东吴,统一天下,发展生产,国力还算强盛,百姓生活相对安定。如果武帝能够始终如一,到也不失为有道明君。
但灭了东吴,一统中国后,晋武帝没啥“挑战性工作”可做,就把他气吞山河的气概转到后宫。正如古语所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追求享乐本就是人的天性,何况手握为所欲为的皇权,坐拥相对安定的环境,哪个皇帝还能够象建国初期那样励精图治?
晋武帝当然也不例外,一经安乐,便饱暖思淫安逸起来。灭掉东吴后,他听说江南美女与众不同,格外的娇小鲜妍,美艳动人,于是将平吴将士掠回的江南美女一并收入后宫,差不多有五千名之多。武帝亲自验看,但见个个是雪肤花貌,玉骨冰肌,不由的龙心大喜,一齐收纳,分派至各宫居住。加上原有的妃嫔,后宫之不下万余人。
美女太多,令他眼花缭乱,不知找哪个好,晋武帝开始享受他的“大境界”。他坐着羊车,别人信马由缰,他呢,“信羊由缰”,羊车停到哪儿,就在哪儿下车,把美人临幸一番。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宫女们为求皇帝临幸,从此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个姓王的宫女,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得到晋武帝的临幸以求荣华富贵,灵机一动,在自己门前摆上洒满盐水的鲜嫩叶子。拉车的小羊喜欢吃盐,闻到咸味便自然来到这位王氏宫女的门前,屡试不爽。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几日后宫宫女纷纷效仿,人称“撒盐”,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撒缘”,这可能就是缘分这个词的来历了。(小编记得看《美人心计》还是什么来着,就有这么一段,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任意车——隋炀帝
隋炀帝发明的这种“任意车”并不同于晋武帝的羊车。“任意车”是他专门用来临幸童女的小车。小车上暗藏机关,可以缚其手足,让童女无法动弹。因为所缚童女一点也不能动,所以行幸时可以毫不费力。
《隋炀帝艳史》第三十一回就有隋炀帝得到此车后快不可言的描写:他就把一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名叫月宾的女孩子哄上了车,谎称要陪她去各处游玩。月宾不知是计,方才上去早有许多金钩玉轴将她的手足紧紧拦住,炀帝看着大笑道:“有趣,有趣。今日不怕你走上天矣。”随将手来解她的衣服。月宾先犹不知,见炀帝来解衣,忙伸手去搪,却哪里动得一毫?这才心慌起来。炀帝见她这样更觉欢畅,哪里顾得她死活,便解了衣服恣意去寻花觅蕊,痛得月宾骄喘不递,浑身香汗沾沾……此刻她“含颦带笑,一段楚痛光景,就像梨花伤雨,软软温温,比昨夜更觉十分可人”。
更为残忍的是,这个女孩子被蹂躏一两个时辰后,“月宾抽出手来,便不管一二,竟连身子倒入炀帝怀里说道:‘万岁也太狠心,便不顾人死活。'”她在经历了如此的折磨以后居然还能调情与卖乖,这确实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文字!有了这点乖巧,炀帝才会抱住她笑道:“顾了你的死活,朕的死活却叫谁顾?”说完这些话,二人偎依了一会,方走下车儿,依旧同到绣闼中去玩耍。
象辇——元朝
最霸气的要数元朝皇帝,他们出门乘象辇,就是用四头大象抬轿子。话说这比用人抬轿进步一些,但这只是皇帝专利,官员们还是坐轿,而且皇帝也只在大场面才坐象辇。
凯迪拉克——末代皇帝溥仪
豪华汽车品牌凯迪拉克来到中国市场的时间看似不长,但你也许想不到,在凯迪拉克的百年沿革中,其实早已与中国结缘深厚——它不仅曾是历任美国总统及多国元首的座驾,也曾是中国清代末代皇帝溥仪的“御用座驾”。回眸这一段历史,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1934年3月1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变身“满洲国”皇帝。为了表示对此次登基大典的重视,筹办机构早在1932年秋天向美国通用汽车订购了一辆凯迪拉克豪华都铎8C型礼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