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康师傅”,买到“康帅傅”
想喝“娃哈哈”,拿到“娃恰恰”
想买“脉动”,到手变成“咏动”
还有“奥利奥”变“粤利粤”、“雪碧”变“雷碧”
……
山寨这个词,如今几乎成了很多人口里中国的代名词。在这些人看来山寨似乎是一种低级的、无耻的行径,为了对付山寨品牌,商家脑花都烤干了,终于想出了一个大招——比如大白兔,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注册了10几个近似的商标:
准备集齐一道彩虹的小米:
可口可乐公司的“雷碧”:
星巴克公司的“星巴客”……以及巴克星、巴星克、辛巴克、辛巴客、新巴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注册不到的……真·丧心病狂。
马云则直接把全家人都注册了……
既然有阿里巴巴,就要有阿里妈妈,有了阿里妈妈,为什么不可以有阿里爷爷、阿里奶奶、阿里伯伯、阿里审审(还不是婶婶)?再来点阿里哥哥、阿里弟弟、阿里姐姐、阿里妹妹、阿里宝宝……
另一大家人来自老干妈,既然有老干妈,就有老干爹,还有老干爸、老干娘,对应下来就有干儿子、干女儿……称呼用完还要排列组合,老干妈、老妈干、干老妈、干妈老……
还有更搞笑的“六个核桃”,你喝六个核桃的时候,可能会想——这瓶饮料里面是不是有6个核桃的营养?那要是人家的产品是7个核桃怎么办?7个核桃可能比6个营养哦……
然而不幸的是,注册“六个核桃”的养元智汇没来得及注册“七个核桃”,被人家抢走了~~~~
十个核桃也被抢走了……
更过分的是,甚至有人还生产出了九个核桃,比六个核桃整整多了3个,多出比例高达50%!
还有更过分的,光是核桃不够营养,把枣也加上了!!!
养元智汇只能把剩下的“八个核桃”、“九个核桃”注册了……
五粮液就比六个核桃动作快,一口气把六粮液、七粮液、八粮液、千粮液都注册了,为了保险起见,二粮液、二粮春、十粮春……全部拿下!
还有什么五朖液、五银液、五硠液、五琅液、五烺液、五根液、五狼液、王粮液……
为什么各大企业注册起商标来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就因为,各种名牌、大牌,在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山寨”形式:新新小白领们用着假冒的奢侈品;小镇青年喜欢用山寨国际潮牌;到了农村,各种稍有名气的日用品百货,就一定会有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样式的非正牌形式。虽然外观、口感、用料和正品有着明显差别,却也不会影响一般使用或带来什么严重的健康问题——除了要是被揭穿了,丢一把老脸,说一句下次一定注意——其实买东西的时候当事者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比正品便宜这么多,肯定是假货啊!
关于这一点,在去年的阿里投资会议上,马云还一不小心说溜了嘴:“现在的假货质量比真品、真牌子还要好,价格更便宜。”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但是又有多少人没有在明知极有可能是假冒货的情况下,在淘宝清空了自己的购物车呢?有的人还在淘宝写下了评论:我不知道这双鞋是不是正的,不过穿着挺舒服。
假冒商品用起来和正品没差,为什么会有这样?
就以一双运动鞋为例,最近国外知名球鞋调研机构 Sole Review 最近做出一份调查,告诉你知名品牌家的街头神鞋以及跑鞋、成本价到底是多少,结果也是果不出所料。
即便是一双打折出售的运动鞋,原价一双 100 美金,品牌成本占 50 美金、折扣占 24 美金、其他支出占 17 美金、零售商利润6美金,也就是说,成本价连鞋的20%都占不了,而其中一大半,让品牌商拿走了。
一双普通的运动鞋是如此,飙到天价的奢侈品就不必多说了。
这么一个近40000元的小包包,成本价有多少呢?如果去掉香奈儿的品牌,估计也就和几百元的皮包没什么两样。
然而,更加可悲的是,品牌商们在这些天价奢侈品上赚取了高额利润,生产过程却只放在了南中国沿海地区那一个个不起眼的代工厂里,把生产的人工成本控制到最低。
有媒体曾采访一位奢侈品代工厂的负责人,他表示“动辄几千、上万的包却仅仅赚了两瓶矿泉水的钱,利润薄得就像一张纸。”这家企业代工的客户是一众知名的奢侈大牌,年产160万-170万个奢侈品包包,是国内十大代工企业之一。
这位负责人介绍到,做奢侈品代工的毛利不会超过10个点,代工企业维持运作下去主要靠走量。例如,一个售价3000元的COACH包,工厂卖给香港贸易公司120元,成本占100元,其中45元为材料成本、20元为人工成本、35元为水电租金等成本,最后一个包只能赚20元。这还是较好的情况,如果有时成本控制不好,一个包经常只能赚区区5元人民币,也就是两瓶矿泉水的钱。
不仅如此,另一位曾做过代工的工厂负责人还提到了“产地游戏”,比如一件英国品牌服装,在国内完成大部分加工步骤后,就剩下扣子没钉,拉链没装,品牌商就要求将这个几乎是成品的“半成品”运回英国,把扣子钉上、拉链装上,制成成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时,原产地就可以堂而皇之标注为“英国”。这种“产地游戏”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很好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已成为被普遍使用的“潜规则”。而且这种“半成品”因为没有完成最后工序,成本难以核定,因而运回本国的关税要比运回成品的关税低得多。此外,一般而言,能够被奢侈品牌相中的代工企业的工艺水平都相差不大,一般消费者也难以识别。
这么说来,那些“Made in USA”、”“Made in UK”的东西,才是真的“假冒货”,但人家就是能卖出几万十几万的天价,反而若是同样一家工厂把同样一批货以“尾单”“原单”的形式甩出去,就被定义为了“假货”。这真真假假之间,只有掌握话语权的大资本,才有定义的权利。
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美国其实曾经也是个超级山寨大国。美国今天的地位恰恰是如果山寨行为来奠定的!
美国童工
长久以来,美国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其美元霸权的基础上,而美元霸权又是建立在美国军事霸权的基础上,而美国军事霸权则是建立在最为核心的科学理论以及工程技术之上,而工程技术来自山寨。
美国的科学技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美国建国初期,不仅没有技术,反而只能靠出口基础半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为主,经济模式非常落后。当年整个美国南部地区都密密麻麻地种满了棉花、甘蔗,北方几乎全是重污染型的大型矿山。南方种植园主和粗加工厂源源不断地把棉布、蔗糖低端商品输送到英国,换成纸币。但是在这一看似吃亏的经济模式背后,其隐含的巨大的利润刺激美国人开始进行山寨和模仿。一时间“made in USA” 以山寨、廉价、质低、血汗工厂而闻名于世。
这一切的一切看起来就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很像。然而美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低福利还是吸引了全球资本的目光。“资本是逐利的,它不会区分国界。”很快,全英国的制造业纷纷向美国疯狂转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人赫然发现美国已经悄然崛起!由于美国长年累月从事低端产品加工,积累了极其庞大的实体工业基础,在这无数实体、低端的坚实基础上,无数英国人想都不敢想的创新和尖端科技开始在美国本土爆发。不仅如此,全世界能制造飞机、坦克、大炮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和基础钢铁,美国就占了总产能的60%以上。至此,即便英国人还掌握着一些尖端科技的“绝密图纸”,尽管英国人还掌握着文化上的霸权,能把美国扭曲描绘成为一个“毫无人权和安全、体制弊端严重、遍地强奸和杀人、流放犯罪者的孤独大陆。”英国也没能遏止全世界的人才悄然向美国本土聚集。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美国在二战之后快速崛起,彻底摆脱欧洲束缚。抛弃了“英美国”“G2”等理论,走向了富强的道路。而当年的大英帝国则开始分崩瓦解。
其实自1979年美国未能阻止中国进行第一次产业升级转型那一刻开始,中国的崛起就已经成为的历史的必然。当年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位曾精确预测了朝鲜战争爆发和结局的战略理论教授罗蓬特退休前满心忧患地对自己的子女说:“我们已经无法阻止中国崛起了,所以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学好中文,充分利用文化软实力给中国人制造麻烦,尽量延缓这一天的到来。”
“真货”有多疯狂,“假货”就有多坚强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各地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地方性工厂,包括一些国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种生产着自有品牌。即使对一些大型国有品牌,如“永久自行车”、“大白兔奶糖”等有着热情,但这些品牌资源毕竟有限,地方小品牌也能满足需求,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以“够用就行”的心态对待着这些消费品。所以那个时候,只有“大牌子”“小牌子”的分别,“假货”的概念还没有那么深入人心。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推进,世界工厂流水线铺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各个角落,一些国际大品牌或眼明手快的国内大贾,手握巨额资金流,利用利好的开放经济政策,一方面垄断原料和生产线,另一方面铺天盖地地做广告宣传,把购买某种产品、使用某品牌商品和“与世界接轨”“洋气”“有身份有地位”这些标签绑在了一起,借助各路明星名人纷纷代言的效应,掀起了一阵接一阵的时尚潮流,使这些商品逐渐占领市场,迅速形成垄断,成为了行业佼佼者。而原有的那些地方性品牌,在这种强势猛攻之下纷纷倒闭,或者直接转成大品牌的分支生产线,留下了一个被大品牌垄断的市场。
但当垄断形成,大品牌们有了议价能力,就可以把价格抬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被广告宣传吊足胃口的消费者们猛然发现,自己再也买不起这些高端品牌了。
想要拥有,又买不起,怎么办?有些人决定铤而走险,卖血卖肾、借高利贷,也要把高端牌子货消费起来。还有一些人就想着干脆买点水货,反正充个门面,那么所谓“假货”便有了存在的空间和意义。正好,当初被他们一个个赶出市场的竞争对手,跟大资本斗争当然没有空间,顺势成为“制假者”反而更有出路,一个蓬勃的“山寨”市场由此发展壮大。
美帝开历史倒车,抄袭中国
因此,当我们看到那些让我们啼笑皆非的山寨假货时,有没有感受到,这一个个假货后面,有着多少的自嘲、屈从和行为艺术般反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