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提前老虎不发威,Hello Kitty们才能暂时领先,是这个道理么?
文▍砂糖兔
成功碾压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一哥,在大众汽车眼中这可能就算是个“小目标”。
上周的大众品牌年度发布会上,CEO赫伯特·迪斯表示,到2025年公司一定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年销量100万辆的目标,而且I.D.电动汽车家族的产品不但可以做到特斯拉能做的一切,某些方面还会比它更强,所以超越特斯拉绝对不是梦。
是谁给了大众汽车如此自信?当然是中国。迪斯认为,因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他们在中国又有这么牛的合资伙伴,所以很快就能实现电动汽车的规模效应,价格也就能迅速下探,秒杀特斯拉。
特斯拉的目标是2020年前达到100万辆销量,而法宝就是即将推出市场的3.5万美元左右的Model 3。迪斯认为,特斯拉的最初定位就是高价格豪华车,但是现在改走平价路线了,不过大众汽车这方面有优势啊,我们一出手,立马让他们乱了阵脚。
大众汽车要靠售价不到3万欧元或美元的电动车型进入这个市场,同时也会推出更高端的车型,各个细分市场都有布局,目标就是冲着一哥地位去的。
大众将在MEB平台上推出三款电动车型,2020年上市,分别是一款高尔夫尺寸的轿车、一款跨界SUV和一款大型SUV,这也是I.D.家族的首批车型。
为了保持较低的价位,大众也不会像宝马那样使用碳纤维车身。研发负责人Frank Welsch认为,在电动汽车上,碳纤维带来的性能效果不像燃油车那样明显,所以没必要多增加这部分成本。
除了规模效应、成本更低,大众的信心还来源于背后强大的德国汽车工业背景。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马斯克和自己的一个高管吵翻了,这个人是德国工程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创始人,这家企业原来是特斯拉供应商,去年被特斯拉1.5亿美元收购了,变成了特斯拉高级自动化德国公司总部。
俩人为啥闹翻,因为Grohmann的客户名单上还有宝马、大众和戴姆勒,而马斯克让它专心为Model 3上市做准备,不再服务这些德国客户。马斯克曾经表态Model 3生产线可以媲美“全球最好的大规模量产车生产线”,就是因为背后有Grohmann这样的成熟企业。
其实除了Grohmann,特斯拉供应商的名单上还有很多德国企业的身影,转向柱和减震器是蒂森克虏伯的,转向系统是博世的,芯片和传感器是英飞凌的,音响系统是S1nn的,座椅是Recaro的,塑料和涂漆技术是巴斯夫的,高压接线是科络普的,装配用的机器人是库卡的,电池生产用的是Manz的机器人……
所以迪斯所谓的“特斯拉能做的,我们都可以做而且还能超越它”并不是逞强的说法,毕竟德国汽车工业的强盛摆在那里,即便车企之间是竞争关系,可是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代表着德国工业,所以这就像一种彼此依存的生态系统。
当德国老牌车企说,我们要碾压特斯拉的时候,他们绝对是心中有数的。他们知道,特斯拉赖以生存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是如何运转的,是谁在为特斯拉生产零部件,而且他们与这些零部件企业的关系甚至更深,毕竟比起来特斯拉不是什么“大客户”。
德国巨头们不是不会发力,也不是不懂发力,而是还没到他们出手的时候。其实类似的情形也在中国市场出现,为什么合资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没有自主品牌积极?是他们不重视吗?还是他们没能力?当然不是,用上汽荣威设计总监邵景峰的话说,他们是想把肉养肥了再吃!自主品牌把市场和用户培育起来了,外资品牌再一哄而上。
大众汽车也是在等这样一个机会,等到特斯拉们把用户习惯培养起来了,这个市场份额不再只是区区1%了,他们就可以发起进攻了。
如果特斯拉成功扩大了产能,那么在竞赛中就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能不能继续领先依然不好说。毕竟当这些大型猫科动物动起来之后,跑得再快、再机灵、再灵活的豹子,也是豹子而已。最好的情况当然是生态依然和谐,大家共生共存,不过指望称王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