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硅谷悄然上路。这件事本不奇怪,毕竟在硅谷研究自动驾驶的企业比比皆是。但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这辆白色雷克萨斯是从苹果的工厂驶出。
该车配备了多个传感器,包括Velodyne Lidar公司出品的最先进64通道激光雷达、至少两个雷达装置和多个摄像头。苹果自动驾驶测试车的出现并非巧合,上个月14日苹果正式拿到了加州车辆管理局的测试执照,DMV发言人表示,苹果共注册了3辆2015款的雷克萨斯RX450h,而与其搭配的则是6名专业工作人员。
苹果在自动驾驶上有所布局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一直以来苹果官方三缄其口,并没有透露什么实质性的信息。那么这次测试是否意味着,苹果自动驾驶时代即将到来?
逐渐跑偏的Project Titan苹果从来不会发明一个新的行业,它更习惯大举进军一个已有行业,然后用财力、人力堆出来的研发能力去变革这个行业。例如当初苹果说要进入智能手表行业的时候,它丝毫没有给竞争对手情面,第一季度就卖出去大约250万台,而当时Android Wear总共才卖出100万台。那么,这样的壮举是否也会在汽车行业出现呢?
早在2014年,苹果便雄心勃勃地创建了代号为Project Titan(泰坦)的汽车项目,并大规模招募汽车领域的人才,团队规模最大时足有1800多人。苹果把完成汽车的目标定在了2020年初,希望像2007年iPhone诞生般,对汽车行业带来巨大革命。
然而苹果汽车项目发展至今,出现了戏剧化的变化。2016年1月,由于苹果首席设计师Jony Ive不满意“Project Titan”项目的进展和发展方向,该项目的人员招聘计划被迫叫停,团队数百人离职,项目带头人Steve Zadesky也已经出走。对于造车这件事,困难远远比苹果想象的更加复杂。
虽然苹果造车不如料想中的一帆风顺,但并不代表其放弃在汽车行业有所作为。经过内部调整后,苹果决定不把重头戏放在造车上,而选择更加务实的做法,就是首先创建属于自己的无人驾驶系统,充分利用自身软件开发的优势,这既容易出成绩还节约成本。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谷歌身上。还记得当年谷歌推出了一款没有方向盘、外观十分可爱的自动驾驶汽车,并且在美国多个州上路试验,获得了媒体广泛的报道。然而过于激进的设计使其处于“无休止测试”当中。也许是意识到自身在硬件方面的劣势,谷歌选择了和传统厂商FCA进行合作,希望利用目前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推出一些更加实用的产品或服务。
由此看来,即使在PC时代、互联网时代积累了大量经验的苹果和谷歌,贸然进入汽车领域也得处处碰壁,从“软“入手或许才是明智之选。
苹果仍具有一锤定音的实力吗?虽然苹果暂时没有透露到底在打造什么样的系统,但苹果的野心可能没有 Waymo等公司大,正如苹果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函中写道:“该开发平台利用软硬件来监控周边环境和物体,它可以发送电控信号来操作方向盘,完成加减速并执行一些动态驾驶任务。”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此次苹果对测试用自动驾驶汽车仅进行了简单的改造,并没有像其他自动驾驶测试厂商一样,将各种传感器集成到车体中。而且从测试申请的车辆和人员数量来看,苹果对这件事显得并不上心。相比而言,Waymo有足足100辆克莱斯勒汽车参加测试,将来也准备向本田提供系统。
不管是出于苹果的保密文化,还是其内部对进入汽车领域的犹豫,目前我们对其发展知之甚少。但在自动驾驶领域上,仍有理由相信苹果具有颠覆的实力。
首先,对于足够烧钱的汽车行业,苹果有着十足的底气。据最新统计,苹果现金储备高达2568亿美元,现金数量甚至超过美国政府,相当于捷克的GDP总值。虽然在汽车领域苹果属于后来者,但凭借雄厚的资金,不管是自主研发还是收购,都让苹果有能力快速缩短差距。
其次是技术。苹果已经开发了汽车操作系统CarPlay,同时在其它必要的组件也具备开发实力,比如语音助手Siri、图像处理技术、安全技术(比如指纹传感器)等。在竞争激烈的硅谷“脑动力”市场,苹果已经吸引了汽车行业大批顶级人才,招募到了最好的专家。据报道,在不久前苹果挖角了黑莓 QNX 部门的多名技术人员,甚至还有他们的 CEO,对于车载系统相关人才的招募也在密锣紧鼓进行中。顶尖的人才储备让苹果在技术上更有话语权。
不但如此,苹果此前透露过,要在车内打造一个iSO生态。如今全球智能机数量达到了21亿台,其中iPhone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7亿,对于打造完整生态如此重要的今天,苹果有着天然的优势。
连接更多的用户目前许多科技巨头都在开发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并且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苹果自动驾驶也具备了公开上路测试的资格,但想想谷歌奋斗近10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成果,苹果这套新系统的问世似乎仍遥遥无期。不过除了软件层面的研发,苹果在出行服务上也有了自己的布局。
2016年5月,苹果花费10亿美元投资了滴滴出行;几个月后,苹果又宣布和印度打车软件 Ola 合作,将 Apple Music 服务内置到 Ola 的服务之中。苹果两次与出行服务商产生关系,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从浅层方面来看,苹果和出行服务商合作,可以增加自身流媒体音乐服务的覆盖范围。2014 年Uber 和 Spotify 之间就已经达成了类似的合作,乘客可以通过手机上的 Spotify 程序控制汽车音乐。
而从更深层面来看,通过连接更多用户,苹果有了获取更多用户使用习惯和数据的机会。譬如滴滴所有的用户出行数据、Ola平台上的 Apple Music数据等。一旦有了用户的使用习惯、爱好,然后有针对的在软件层面进行开发,显然就有了很大的优势。这也是苹果在软件层面的一贯优势所在。
随着时间、技术、市场的发展,或许将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出行企业和苹果产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当你开始将这些事情拼凑在一起后,就不会对苹果试图收集食物链中所有数据的动作感到惊讶。
小结
库克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过,苹果的最大目标就是要让自己的产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而汽车作为当下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苹果毫无疑问是要抢占这个市场的。之后,苹果将会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交年度安全报告,我们也能从中窥探苹果无人驾驶软件的进展,虽然苹果至今仍然拒绝承认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