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界最能装的品牌——梅赛德斯·奔驰这一次明显装出了风格更装出了水平,人家公布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一般都是在新闻稿里,而奔驰则将中国区销量发布环节搬到了米帝汽车工业重镇——底特律。
没错,就是在昨日开幕的底特律车展上,奔驰掌门人“肯德基”爷爷蔡澈同学傲娇地宣布了两大喜讯:时隔11年后,奔驰终于赶超宝马重回全球销量冠军宝座;第二大喜讯是,中国市场劲增26.6%,销量破40万辆大关。
这两大喜讯一公布完,相信“大胡子”蔡澈博士夜里做梦都能高兴得笑醒。的确,被压抑了多年的全球豪华车“老大”,终于依靠实力登顶吐气扬眉,让三叉星徽光芒再度闪耀。道贺的话就不多说了,这不是文章的重点。
01
格局重写,奥迪在陨落
就在奔驰为重夺全球销量桂冠而弹冠相庆时,德系豪门ABB集团的另外两家——奥迪和宝马虽然同样有全球首发新车亮相,却显得相对落寞。为何同在底特律车展亮相,反馈给大洋彼岸的信号却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
与在全球和中国上升势头强劲的奔驰相比,奥迪因为中国市场引擎失速,全球销量业绩亦被带入谷底。来自一汽-大众奥迪中国的官方销量数据披露,今年奥迪在华销量仍止步58.9万辆,连续两年未能突破60万辆产销大关。
这对于过去近30年在中国市场叱诧风云的奥迪而言,意味着领跑者时代即将终结。2013年,雄心勃勃的奥迪发布了“领先者战略”,并预言2015年在华销量突破70万辆,如今回首自己定下的“小目标”,怎能让人不扼腕叹息。
联想到奥迪“劈腿”上汽另结新欢的残酷现实,竞争对手在产品导入上不断推陈出新,奥却自五年前开始再未导入过新产品,“宝宝心里苦却不能说”的一汽-大众奥迪应该顿悟了,但也无可奈何。
君不见,在奔驰和宝马都将大批中国媒体临时“招募”到底特律河畔的COBO科博中心为各自品牌高调亮相北美车展疯狂刷屏时,一汽-大众奥迪这一次却显得异常淡定,这种无动于衷无异于对英格尔施塔特在华另觅合资伙伴的一种无声抗诉。
是的,奥迪全新设计风格的Q8首发亮相北美车展,但是没人能够知道这款车导入中国时,究竟落户上海还是长春。而从奥迪Q2已经被多数媒体猜测几乎已经内定来沪生产时,如果“上汽奥迪”项目一旦瓜熟蒂落,奥迪Q8落子上海亦被看作是大概率事件。
写到这里,吃瓜群众应该秒懂,一汽-大众为何这一次没有“招募”中国媒体去底特律河畔为其全球首发新车刷屏了吧?
所以,奥迪的落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其在中国市场已经进入有史以来最大的波动期。按照各家最新销量战报,2016年奥宝奔在华销量排位暂时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老大停滞增长、追兵越来越紧的势头更趋明显。
奥迪已经率先公布其2016年在华销量为58.9万辆,奔驰在北美车展上高调公布了其在华销量增幅为26.6%,有媒体根据2015年在华销量业绩倒推:其2016年在华总体销量为47.28万辆,而这一数字接近宝马前11月在华累计销量47.3万辆。
按照前11月宝马在华累计销量同比11.2%增长,不难推断宝马今年在华销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突破50万辆,如果年底给经销商老总们多发几轮红包,通过压库的老套路撸一撸,这个销量可以做到52万辆。是的,只要经销商原意配合厂家撸,这样做完全没毛病。
分析到这里,最有意思的剧情来了。
当ABB三大巨头们都相继公布各自在华销量时,吃瓜群众瞬间看明白了。原来奔跑的“老大”奥迪已经停在路边系鞋带,奔驰和宝马都在快马加鞭迎头赶上。对比来势汹汹、增幅超过25%的奔驰,宝马这一个月的销量领先优势并不能带给TA足够的安全感,任性的奔驰可是“想超就超”,而且完全说到做到。
你以为奔驰真会这么做吗?图样图森么破!为了销量牺牲利润,那是傻瓜才干的事。作为豪车界最能装的品牌,奔驰这一回依靠强势的产品,气定神闲地就重返了全球豪华车销量冠军宝座,对于最大的增长引擎中国,奔驰的做法是——咬定目标,徐徐图之。
02
两强相争,宝马不淡定
ABB们其实都明白,要坐稳全球老大的宝座,先要在潜力最大的中国市场取得绝对稳固的领先地位。当然,当老大不仅要有实力与胸襟,更需要算计和心机。而超越对手的打法不仅要有正面攻击,更要配合侧翼伏击。人们都说,商场如战场,只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遥想2016年8月,奔驰全新一代长轴距E级轿车上市后不久,即遭遇老对手兼好基友宝马的迎头“痛击”,请注意,这不是暗藏背后的伏击而是赤裸裸的迎头痛击。背后的剧情相信吃瓜群众都已脑补,那就是宝马通过车友会官微质疑奔驰E级轿车国产后体重“变轻”,由此引爆奔驰E“减重门”及自媒体倒E潮。
这样赤裸裸的兵戎相见,对于一向以“好基友”姿态示人的宝马和奔驰而言,在中国市场可谓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宝马以为,这样“使绊子”可能让对手栽一个跟头,但未曾想却免费为奔驰E做了一次话题炒作和市场推广。以至于奔驰E上市至今持续加价热销,都少不了有宝马的“添砖加瓦”。
细细思量下,这样的情况要换做任何一个品牌,可能都是一场巨大的危机公关事件,但为何奔驰这一次却能成功化险为夷。《车壹条》认为,宝马找对了题材却用错了策略,所以未能给竞争对手造成“致命一击”;而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车门和后备箱盖用钢或铝其实无伤大雅,只要不涉及安全,不影响装点门面,其他都可以忍。
更何况,在一个本身社会诚信体系亟待规划的中国,以“失信”之名来拷问一个豪华汽车制造商,其本身对媒体来说也是一个略显无趣的话题。所以,在奔驰的低调冷处理中,在宝马急不可耐的尴尬中,这场持续了两周的奔驰“减重门”事件居然悄无声息地收场了。
最后,宝马偷鸡不成蚀把米,奔驰意外成了最大赢家。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啊,或许,“命硬”的奔驰本不该遭此劫难。
但有此一役,奔驰也放弃了对“好基友”宝马的幻想,二者此前的你侬我侬时代就此终结。在争夺中国豪华车销量“头把交椅”的战斗中,奥迪显然已经置身事外,宝马认为这个位置本该属于TA,而后来者奔驰表示“强烈不服”。接下来,好戏开锣,奔驰和宝马都开启“互相伤害”模式。
03
伏击宝马,奔驰有狠招
从可靠消息源获悉,华晨宝马将于今年6月推出全新一代BMW 5系轿车,而老对手奔驰早已做好“伏击”准备,其总体策略是,在敌人锋芒最锐的时刻展开迎头痛击挫其锐气。来自奔驰经销商终端的多个消息源揭示,奔驰为了这一次进攻机会,已经做好充足准备。
与宝马挑起事端发动舆论战不同的是,奔驰将战场拉到了活生生的市场终端。当然,这也是真正拼刺刀的战场,其最大武器就是史上最强的奔驰E。目前,这款新车上市五个月来可谓一车难求,终端消费者只能通过加价提车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三叉星徽的顶礼膜拜。
但这背后,也有奔驰厂家对市场供应量的人为调度。实际上,当一款市场热销的产品其供应量被人为限制后,才能留足经销商加价销售的空间。而这对于奔驰来说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可以在消费者心理层面造成价格坚挺的假象,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让更多人选择加价提车;另一方面,暗中补贴了经销商,一年下来至少能为奔驰厂家省下几十个亿。
来自奔驰经销商渠道的消息源告诉《车壹条》,奔驰的确是这么做的,而且将消费者心理拿捏得异常精准,经销商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恨不得感谢奔驰厂家“八辈祖宗”。但在今年年中全新BMW 5系上市后,奔驰会号召经销商停止加价,然后以平价、甚至优惠的销售方式敞开向市场供货。
在市场终端持续加价10个月后,奔驰全新一代E级轿车突然以平价方式敞开供货,可谓杀伤力十足。
众所周知,2016年中国的豪华车市场虽然一片祥和,但实际意义上都是“以价换量”赢得得增长,当然,有人要问为何大家不集体调价,一辆车多卖三五万不是很好吗?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显然是很难做到价格协同的,更何况,上有发改委反垄断局,不是想提价就能提价的。
在此背景下,品牌号召力和产品实力可谓至关重要。在新E加价销售的同期,宝马5系长轴距和奥迪A6L都在8折促销,对照之下,当宝马3系和奔驰C级都在终端不同程度优惠的情况下,试图以原价入市的奥迪A4L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品牌议价能力高下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奔驰E级成竹在胸的这一次“伏击”,全新一代BMW 5该如何迎敌?如果新车一上市就降价,将不可避免重蹈全新BMW 7系的覆辙,而要坚守住既定市场的价格标尺,在强大的新E面前难免底气略显不足。这考验着宝马在华销售高层的商业智慧。
从不少自媒体在朋友圈吐槽全新一代BMW 5系并无新意的外观设计来看,这一代5系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可能更加凶险。作为生命周期末端的产品,奥迪A6L今年无疑将持续走“以价换量”的老套路,奔驰全新E级长轴距轿车放开市场供应同时难免终端出现一定优惠,换代而来的BMW 5系能守住滩头阵地吗?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定,其实奔驰E所瞄准的对手并非宝马5系,因为两个产品所面向的消费者并非一类用户,前者显然更偏商务定位,后者更偏运动和年轻化,似乎同样定位行政级商务座驾的奥迪A6L才是奔驰E真正可能“绞杀”的对象。但别忘了,这一代奔驰走的路线是,既年轻又商务。
《车壹条》认为,在满弓待发的奔驰新E面前,留给全新一代BMW 5系腾挪的时间仍有大把,关键就看宝马如何“出招”。保守的做法是在产品和配置上大做文章,通过更高的配置以价值优势迎战对手;而更狠的招其实就是放低姿态,通过调低厂家指导价,重构高端C级车市场的价格体系,主动向试图发动俯冲攻势的奔驰迎战。
TO BE OR NOT TO BE,这还真是个问题。但对于昔日“好基友”今日复仇对象宝马,奔驰这一次开启“互相伤害”模式,应该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更为可怕的是,现在掌舵奔驰在华销售的负责人段建军,以前就是华晨宝马出来的。知己知彼的奔驰,似乎这一次未出招已先胜。但吃瓜群众,仍想坐等大戏上演。